《造梦之家》:斯皮尔伯格表达了怎样的自己?|荔枝影评-看热讯

2023-05-28 01:02:34 来源:荔枝新闻

文/张同


(资料图片)

(作者张同,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,知名评论员;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、荔枝网独家约稿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)

好莱坞导演史蒂文·斯皮尔伯格擅长在电影中展现“奇观”为观众造梦,此外,他的表达主题也往往离不开“破碎的家庭”。这些内容,他都在半自传性质的电影——《造梦之家》中毫不避讳地表达出来。

《造梦之家》开篇就将镜头对准了上个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时期的法贝尔曼家庭。斯皮尔伯格按照主人公萨姆·法贝尔曼成长的时间顺序,一步一步展示萨姆是如何与电影结缘,又是如何爱上拍摄电影,拍摄电影中遇到了什么样的阻碍,包括萨姆的父母离异带来的影响以及他在犹太人身份认同上的困惑。

从小迷上“以特效造梦”

斯皮尔伯特擅长在自己的电影里运用特效表现奇观场景。他对于特效运用的时间、运用的场景以及如何使用特效,把握得恰到好处。观众能够在他的电影里体验根植于已有经验、却又超过人类真实生活的观影体验,这手“绝活”也奠定了他在好莱坞的地位。

他拍《大白鲨》来展现人类面对未知恐惧,拍《E.T.外星人》来表达超越物理距离的爱;拍《辛德勒的名单》,以一位犹太人的身份正视犹太人在二战中遭遇的苦难……而这些都能在他的童年生活里找到“渊源”。

在电影《造梦之家》里,萨姆的母亲是一位非典型的母亲形象。她不像一位妈妈,与孩子们相处反倒更像是“同龄人”。电影有三个明显的细节展示了母亲对萨姆职业生涯的影响:她鼓励年幼的萨姆用摄像机拍摄火车模型;她可以毫不犹豫地开着车带着孩子们去追逐龙卷风;在郊游时,她像个孩子一样放声大笑,攀着树枝晃来晃去。

萨姆在母亲的影响下走上电影之路,在斯皮尔伯格的职业生涯里,也处处看得到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。其中之一,便是他虽为一个成年人,却擅长以儿童视角拍摄世界,往往拍出儿童最纯真的情感。

电影里萨姆·法贝尔曼的形象并非传统美国少年的形象。他不是肌肉男,甚至不爱运动,但是只要他手拿摄像机,就创意爆炸。他在电影中发挥创意,也逃避现实。

奇观场景是斯皮尔伯格对故事超强把控力的体现,同时也是他故事中最具情感色彩的一部分。《造梦之家》中,对于萨姆执着于特效的真实性有一个细节展现:他为了让枪战看起来逼真,用针在胶卷上戳一个洞,放映时,光透过洞会有闪动的效果,他借此来表现子弹被打出枪膛后产生的火花。

当然,斯皮尔伯格对于他犹太人身份的问题也用了十分重要的篇幅来展现。由于父亲的工作调动,法贝尔曼家庭搬去了加利福尼亚州,也成为了方圆几公里内唯一一个犹太家庭,这让萨姆感觉很难融入“集体”。

他在学校被反犹太同学欺凌,由此也产生了身份认同问题——当时的他憎恶自己犹太人的身份。而现实中,斯皮尔伯格直至经历他的第二次婚姻,才与自己的犹太人身份和解。在这之后,他便拍摄了著名的《辛德勒的名单》。

反复出现“破碎的家庭”

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里,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题则是反复出现的“破碎的家庭”。在《猫鼠游戏》《夺宝奇兵3》《E.T.外星人》等风格多变的题材里,观众可以感受到斯皮尔伯格用画面、对故事的选择以及对角色的处理坚持不懈地放置“分离和团聚”的隐喻。

在《造梦之家》里,斯皮尔伯格坦诚地讲述了,他的母亲如何爱上了父亲的好朋友,进而与父亲离婚的故事,以及这对他的家庭观念产生的影响。在关乎重要人际关系的表达时,他或是执着于描写父母和孩子的关系,或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,或是因为忠诚和责任而联系在一起的团队成员的关系。

《造梦之家》中,萨姆的父母离婚后,他选择和父亲生活在一起,而现实中,斯皮尔伯格却因父母的离婚与父亲失联了近15年的时间。当年迈的父母又重新在一起,得知真相后的斯皮尔伯格也选择与父亲和解,同时也是与过去的家庭关系和解。如今他家庭美满,并且十分重视、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。

他在《造梦之家》里这一笔的改动,是为年轻的萨姆做了一次不会令其后悔的选择,也是与“破碎家庭”的和解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《造梦之家》着实是一位电影艺术家的坦诚之作。

欢迎关注荔枝锐评(lizhirp)微信公众号:

关键词:

X 广告
公司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3 今日快递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   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